以前會覺得小孩出生那一刻才開始當媽媽,其實不對,
當醫師宣布懷孕的那刻起,妳就已經開始當媽媽了。
背負著一個小生命,聽到寶寶的心跳聲,
領到了孕婦健康手冊,正式開始開啟媽咪旅程
0-5週(還沒發現懷孕)
知道懷孕的開始不像以前看電視,好像一家人坐在餐桌上吃飯,
突然感覺到噁心想吐衝去廁所,這樣才發現懷孕;
我自己是覺得身體不太一樣,容易腹脹、好像吃不多肚子就飽了,
搭配不確定經期是否有準時,才開始懷疑、自行驗孕,
看到兩條線以後,其實我又買了三個來驗(多不信😆)......
再掛號婦產科,才確認真的懷孕了,
當下的心情很驚訝、不敢相信,自己身體裡面竟然有了一個生命!
5週時 (1.5cm) 我們第一次見面的照片,還只是一個點點!😆
😰 腹脹、經期不準時
💟 處置
驗孕、婦產科看診
而原本想像中的懷孕是很美好的,經期十個月不會來令人開心,
但過完前三個月,發現好傻好天真,
跟想像的根本不一樣,分享一下我懷孕初期遇到的症狀與處置:
6-10週
😰 便祕
原本我都是排便極度順暢者,但是孕期開始變得很小、很硬、很難解
💟 處置
一定要有吃蔬果的習慣、多喝水、多活動,來刺激腸胃蠕動,幫助排便
😰 焦慮不安
知道當媽媽後立刻開始爬文並反省,
過去這段期間我有沒有做任何傷害寶寶的事情、有沒有體檢、有沒有把該打的疫苗打完?
若沒打有多少畸胎風險、會不會流產?寶寶萬一不健康怎麼辦?
他現在在肚子裡有好好長大嗎?自己開始陷入一系列恐慌
💟 處置
我自己本來就有固定每年體檢,基本血液檢查我想應該是沒問題,
但還沒有打到疫苗就懷上了這件事確實讓我害怕,婦產科醫師告訴我現在不是德國麻疹的流行季,不用太擔心;
焦慮了幾天後,覺得無法改變的事情就算緊張了還是無法改變,只能盡量放寬心,
戴口罩、勤洗手,避免接觸人群,減少任何有機會感染的風險(同樣適用於現在的COVID-19)
8-12週
😰 噁心嘔吐
運氣算好,孕吐頻率沒有很高,最多一天一次,不會天天都吐,但是噁心卻是持續不斷的;
印象中最深的是第一次孕吐,下班後坐在車子裡準備開車,
直接在地下室就吐出來(還好平常車上都有放塑膠袋,真是萬幸 😂
💟 處置
少量多餐,一定補充澱粉類、養成吃點心的習慣、避免氣味濃烈的食物,身上帶小餅乾,減緩不適感;
隨身攜帶塑膠袋(尤其車上一定要放!)-延伸閱讀:孕期第一期(0-16週):孕期營養_飲食上的問題解決
😰 疲勞
疲勞感很明顯,原本要是有睡足八小時隔天都很有精神,但懷孕後即便睡足了,隔天也未必有精神
💟 處置
提早至晚上10點多睡覺,盡量讓自己睡足八小時,下午固定午睡的習慣
😰 下腹疼痛
有時候是下腹莫名的疼痛,不到痛得無法接受,但就是偶爾出現陣痛感
💟 處置
回診時告知醫師,醫師表示正常,不要痛到無法忍受或伴隨出血就不用過於慌張
😰 無力感
這我感覺差蠻多的,原本花了很多時間在工作,自從懷孕以後完全下降,可能身體有太多不舒服了,
除了正職工作持續以外,粉絲團幾乎荒廢,很多時候很想發文講講話,
但拿起手機或電腦真的腦筋一片空白,什麼都講不出來...也拒絕了當時所有的講座邀約
💟 處置
過度勉強自己表現出來的內容我覺得也不會好,
等自己把狀態調整好以後,再展現出更好的自己,
也能趁這時期省思,自己未來可以多做什麼內容來和大家分享
(像那時候我就覺得等我好一點,我一定要來分享媽媽文!
12週的時候(6.29cm) 已經有一點點成型的感覺了 ❤ ❤
孕期前三個月常見問題
🔺 怎麼分現在是懷孕第幾期?
根據國民健康署的孕婦健康手冊所區分,懷孕分期區分為三期,
第一期為未滿17週前,第二期是17-29週,第三期是29週以上,
本篇的話主要是針對前三個月常見問題分享喔!
🔺 孕期前三個月如何確定寶寶狀態?
前三個月寶寶在身體裡到底健康不健康、心跳有沒有在跳、有沒有順利長大,
我真的不知道,也完全感覺不到,只要太過疲勞或生活有點變化,就會有些緊張是否會影響到寶寶?
只能透過定期且規律回診,產檢時交給醫師做超音波檢查,來確認寶寶的狀態,
而我自己有症狀的時候也會記錄下來,回診時再與醫師討論
(大部分症狀醫生都是很淡定的覺得~沒事!正常! 🤣
🔺 孕期前三個月體重變化
相信有些媽咪會關心體重問題,這時期我的身形沒有太大的改變,肚子沒有變大,
三個月體重只增加0.3公斤,沒有刻意減重,但不會刻意多吃,因為懷孕第一期的熱量是不需要額外增加的,
只要吃得下,就保持正常飲食,規律定時進食;
孕期如何進食、體重應增加多少?-延伸閱讀:孕期第一期(0-16週):孕期營養_飲食上的問題解決
🔺 懷孕前三個月到底要不要公佈?
傳統習俗是三個月內不公佈懷孕,因為前三個月胎兒還不夠穩定、風險較高,
我自己是等三個月後再公佈,到現在孕期也都還沒結束,一切也還未知,其實公開分享我也還是會怕怕的,
但我覺得懷孕後真的很需要同溫層,有人會說孕期會情緒不穩,但每天都不舒服,真的是,每~一~天!
初期想好好享受孕期的喜悅都真的好難 😢
希望透過分享讓媽咪覺得自己真的不孤單,
如果出現了症狀,也有人和妳有過同樣的經歷、也或許有助於妳解決困難,
老公雖然能幫忙,但是跟有親身經歷過的媽媽們還是完全不一樣!
相信所有媽咪都一樣,只希望寶貝健康出生、平安長大;
也希望各位媽咪們盡量放鬆心情,
該做的檢查就做、讓自己能夠放心安心
不過度情緒勒索自己,也不要被別人情緒勒索,
做好準備、一起迎接寶貝降臨! ❤
📖 延伸閱讀:
我想知道更多